图录号/艺术家:

林则徐 致刘齐衔信札

图录号:713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林则徐 致刘齐衔信札
图录号:
713
年代:
艺术家:
林则徐
材质:
册页 纸本
作品分类:
尺寸:
22.5×14.5cm×36
估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成交价:
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
HK:0
USD:0 GBP:0 EUR:0

拍卖公司:
福建东南
拍卖会名称:
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
专场名称:
翰墨集珍—中国书画专场
拍卖时间:
2017年05月21日
备注:
声 明:
出版:
1.《林则徐书法集》P7880,海峡文艺出版社,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,2005年8月
2.《林则徐翰墨》p143188,福建美术出版社(增订本),2010年2月
3.《林则徐全集—第八册信札》p446447,p439440,海峡文艺出版社,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,2002年10月题跋:七十五叟陈培锟敬题一九五一年大暑日。
钤印:陈培锟印(白)
引首:中国受欧洲帝国主义者之侵略,自鸦片战争始。当时林公则徐抗疏极陈,为人民除害,奉命赴粤会同粤督邓廷侦查办海口事件。英官义律愿缴在船烟土二十万八千八十三箱,乃于省城外浚地焚毁,数月使尽。英官义律旋率舰五艘把关尖沙嘴。林公率水师提督关天培阻击之手九龙江谭仔洋穿鼻洋各处。英人死伤甚众后巡遁,乃政把浙?定海,掠宁波。浙抚满员乌尔泰额张皇入告,京师震惊。佞臣满员穆彰阿、琦善主之,归罪林公,遣戍伊犂,遂定五口通商和约。越三年,命林公回京,旋着陕甘总督调云贵总督。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。翌年,因病累请词缺?,数上始允之。在南昌城养疥数月归福州。引首:中国受欧洲帝国主义者之侵略,自鸦片战争始。当时林公则徐抗疏极陈,为人民除害,奉命赴粤会同粤督邓廷侦查办海口事件。英官僚义律愿缴在船烟土二十万八千八十三箱,乃于省城外浚地焚毁,数月使尽。英官僚义律旋率舰五艘把关尖沙嘴。林公率水师提督关天培阻击之手九龙江谭仔洋穿鼻洋各处。英人死伤甚众后巡遁,乃政把浙?定海,掠宁波。浙抚满员乌尔泰额张皇入告,京师震惊。佞臣满员穆彰阿、琦善主之,归罪林公,遣戍伊犁,遂定五口通商和约。越三年,命林公回京,旋着陕甘总督调云贵总督。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。翌年,因病累请词缺?,数上始允之。在南昌城养疥数月归福州。
维时,因广东停止贸易不得入城,烟贩政而之闽住省城神光积翠各寺。闽人士倡议驱之,闽督刘韵珂,巡抚徐继畲疑林公谋外示周旋,内怀观望,意见遂以不合,详阅册中致其子壻刘公冰如各函,均遣戍后事,前者在陕甘云贵任内所书,后者回藉家居时所书。中多议及闽督抚对于烟贩事件迁就推诿。时刘公冰如在京供职,故也。

启宇同学为冰如曾孙,眎予此册并属书后。适值美英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,进扰东北。我国人民群起援助。予因忆鸦片战争紧张之时,林公曾密陈当局云:英人所撼在粤,而滋扰于浙,虽变动,若出意外而穷蹙,实在意中。唯其愈穷蹙时愈欲显其桀骜,试其?喝,急于就则患无已时。林公之静镇英勇,于此可见一斑。下对于帝国主义者烛照数计,洵足为后人取法,启宇同学亦谓然乎?

林则徐(17851850),字少穆,晚号竢邨、七十二峰退叟,福建侯官人。二十岁中举,嘉庆十六年进士。历任编修、监察御史、江苏巡抚、湖广总督等职。工诗词、擅书法。书法初学欧阳询,旁涉柳公权、董其昌,上溯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。楷书用笔遒劲,风格典雅,意态俊逸,风神潇洒,大字尤佳。

刘齐衔(18151877年),字本锐,号冰怀、冰如。清代福建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林则徐长女婿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与其兄刘齐衢同榜进士,签分户部主事,湖北德安、襄阳、汉阳知府,擢陕西督粮道,代理布政使,浙江按察使、河南布政使,署理河南巡抚。

林则徐致刘齐衔信札简介
文/唐颖
名人手稿和信札是近年来拍卖市场中的一个热门品类,尤其是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手稿信札更是备受收藏家的关注,个中原因不言而喻,是因为这些手稿信札所蕴藏的史料与文献价值。特别是历经时代变迁、政治运动冲击,名人手稿信札能够保存至今尤为不易,所以特别值得珍视。
在今春的东南拍卖中,就有一组重要的信札亮相。这组信札共四通,为清代重要政治家、民族英雄林则徐寄给长女婿刘齐衔(字冰如)的,除第四通缺页之外,其他三通从落款以及书信内容可知,分别写于道光二十七年、二十九年以及三十年年。四通信札共36张,各以不同的信笺书写而成。这几通信件原件照片曾出现在由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、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,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林则徐翰墨增订本》中,第一通信件原件照片还出现在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纂、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林则徐书法集》中,部分信札文字内容登载于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纂、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林则徐全集(第八册信札)》中。
由于是写给自家女婿的,林则徐在四通信中提及了不少家事,对于研究林氏家族以及当时林则徐一家的生活轨迹有重要意义;另外,刘齐衔除了林则徐女婿这一身份之外,还是晚清朝廷大吏,因此,林则徐在信中亦提及了清廷发生的几件政治事件,也侧面印证了这些事件的发生情况。
家事之中,林则徐之妻郑氏病逝一事分量尤重。在第一通信中,林则徐就提到了妻子病逝之始末,也由此可知这通信书写于道光二十七年(公元1847年)。根据《林则徐年谱(新编)》记载,是年四月,林则徐奉清廷之命,由陕西入云南,任云贵总督。在这通林则徐十月写给刘齐衔的信中提到,他在陕西时就已得病,而妻子郑氏(郑淑卿)也同样生病了,偏偏三个儿子(林汝舟、林聪彝和林拱枢)都不在身边,无法护送生病的郑氏回到故乡福州。因此妻子只能随林则徐一起前往云南。然而到了云南之后,郑氏的病“日深一日”,九月半的时候,郑氏“病大发,每每肝风鼓动,浑身如竹树,播摇不定,难卧难食将满一月,延至十月十五日午刻,竟尔长逝”。林则徐回忆妻子病重的情状,字里行间情深义重,尤为动人——“明春即满六旬,何此一冬便过不去,且临终病磨之,苦难以形容”。三个儿子不在身边,即使心怀丧妻之痛,林则徐还是强撑着操持一应事务,“要其神气清爽,一丝不乱。前年自制寿衣等物,此次洁自检点上身。适得有极佳之寿木,文细味香,十月十二三先即做就。”足可见林则徐郑氏之伉俪情深。不过,虽然痛心妻子故去,但在丧事上林则徐还是强调一应从简,甚至“至亲中不约不讣”,反映出了林则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态度。同时林则徐又惦念着儿子林聪彝和林拱枢还未经历大事,怕忽闻噩耗,骤然受到惊吓,经过悉心考虑,林则徐终于决定先给刘齐衔写信报丧—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比起几个儿子,林则徐认为姑爷刘齐衔更加处变不惊,也可见林则徐的爱子、爱女之心。
第二通信为四通信中最长,从其中“此次接其闰四月初五日一信”可知,此信写于道光二十九年(公元1848年)八月初四日,达到两千余字,可谓一通长信了。这通信与第一通信虽然时隔将近两年,但仍旧延续提到了郑氏丧事——此事因林聪彝、林拱枢“玩时愒日,一事都不关心”而被延误,灵柩迟迟未起身,林则徐向刘齐衔提到两个儿子,颇有责怪忧愁的语气,即便是晚清名臣、大政治家,林则徐亦有着身为普通人父的教子之苦。另外,林则徐还提到了买屋之事,说一是家乡附近的桐口湖一处可以商议,但彝枢两儿回复说“其地十分荒僻,不特无屋,并田园湖沼亦皆无之”,林则徐只好再拜托细细查访,又问及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可置办的房产。二是本想在京中购买房屋居住,“因思一子两婿皆是京官,若住京中,亦是团聚”,但没有想到的是京中的房屋价格太高,譬如都中南西门外之诚家花园索价万金,而且在京城中的应酬比外省更多,林则徐甚至想到今年江浙两湖等六省闹了水灾,明年“京中何以粒食”,因此又断了在京城置屋的念想,林则徐甚至还感叹道:“瞻乌爰止,于谁之屋?”(语出《诗经》)。信中林则徐提及的这两件事务,让我们得以窥见他的日常生活,不仅仅是叱咤政坛的晚清名臣,更是一个为子女、甚至为物价忧愁的平常人。在信件的下半部分,林则徐向刘齐衔坦言了将近年关,因为自己是朝中封疆大吏,亲友总认为家中富有,(来打秋风),林则徐并非巨富,实在难以应对亲友,甚至有家却不敢回:”就此年下一关,计之已属力所难胜,况将来住在家中,众人不管宦况何如,总谓官至封疆,自然巨富,此又何从以应之。思及此则虽极恋家乡而竟有不敢到家之苦,奈何之?刻下心绪如麻,且看节边有无部文再作道理。总之,愚一身,做官亦自吃苦,不做官亦自吃苦,终身无安享之命也。“真是道尽了为官者的不易。
另外,从这几通信件的内容上看,也侧面反映出了林则徐晚年的病情,从最开始(道光二十七年)的“去冬在陕甚病,今夏来滇又甚劳”,到后来(道光二十九年)的“现在浑身是病,并非借名辞官,口中唇舌肿破,喉间作痛,已阅数月,中焦则积有寒痰,不时作呕。下步疝气常坠,脾泄甚勤。七月末以来,又添发鼻血旧症。”,再到第三通信中(道光三十年)的“愚自顾疝气时时下坠,目前总不能行”,可以看出,林则徐晚年为疝气所困扰。第三通信作于道光三十年五月初三夜,信中林则徐虽然病势沉重,却依然关注着朝中事务,关注着会试的情况,而他作为要臣,哪怕在家,也依然“无一刻能够安闲静坐”,迎来送往者要么求帮忙,要么求荐馆,要么请他写字,还要“双款切实称呼者”,另外又有“至亲本家动即排闼直到身前,无术能避”,林则徐在信中不由得感叹应该奉命进京,但想到做官时的情景,时事极难,人情叵测,又不由得望而却步了。信中提到的“京中虽有谕旨寄与刘制军”以及“进京”,指的是道光三十年,“五月,咸丰帝履行故事,下登极求贤诏。大学士潘世恩,尚书孙瑞珍、杜受田等应命推荐林则徐。初三日,清廷命闽督刘韵柯察看情形,转饬林则徐迅速北上来京。”(《林则徐年谱(新编)》)但此时林则徐疝气病重,“疝气之症,总未痊可,略经劳顿,立即举发……两腿疼胀异常,不特不能拜跪,甚至偃卧床榻,不能起立。”(徐继畬《复查林则徐病体疏》)因而仍留在了福州养病,没有动身。但到了该年的十月初一,林则徐还是抱病从福州启程,且最终因劳累奔波、病情加重而辞世。
四通信札记录了林则徐晚年的生活和当时的朝野时局,反映了林则徐本人的内心思想和处世态度,是研究林则徐的重要史料,其历史价值与文献价值不言而喻。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